彭一刚被誉为“培养大师的大师”。他培养的研究生中,有两位院士、四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今年期末,在天津大学校园里,大家再也看不到那个悄悄到设计教室看图的老先生了。
以往,在天大的朋友圈,总能看见这位温和的老先生。有时是他坐在敬业湖边的背影,配文“彭爷爷亲自监工”,这是他在看求是亭的复建。有时是他大步流星走向建筑北馆的身影,仿佛要冲进教室带学生去测绘。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彭一刚,被誉为“培养大师的大师”。他培养的研究生中,有两位院士、四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在学生眼中,他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设计图稍稍被他改上几笔,马上熠熠生辉;他近90岁时画的设计手稿堪称艺术品……
2022年10月23日,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彭一刚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大师已去,但在天大校园里,那些由他设计的标志性建筑仍将陪伴一代又一代学子成长成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彭一刚。学校供图
著作影响几代建筑学人彭一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系学生。那时,天津大学正热火朝天地进行七里台校区的建设,彭一刚等几位业务能力强的学生被挑选参加建设。天津大学第九教学楼,这栋恢弘建筑中央部分的屋顶就是由他设计的。
1953年,从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后,彭一刚留校任教,此后一直奋斗在教育一线。他一生也致力于建筑美学及建筑创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是杰出的建筑理论家,曾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部著作荣获国家级图书大奖,其中《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等著作在国内外建筑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可以说我们这几代建筑学人都是受他的著作影响,进入这一领域学习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宋昆回忆道。因为喜欢画画,高考时宋昆希望报考与绘画有关的专业,恰逢一位亲戚从事建筑领域的工作,就送给他一本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空间组合论》。“翻开这本书,都是他手绘的图纸,非常精致,当时叹服于先生手绘的功力,决定报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冯刚是彭一刚的博士研究生。提到《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等著作,冯刚感叹道,这些是中国建筑学界最经典的读物,至今影响巨大,自己有幸见到这些著作的手稿,“每一笔、每张草图,龙8头号玩家都是先生亲笔手绘制的,一张画细致到每一棵草……当你看到这些,就能感受到先生作为一代宗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超凡素质。”冯刚说道。
2021年11月20日,一条“准‘90后’院士的设计手稿堪称艺术品”的微博冲上热搜。这位准“90后”院士就是彭一刚。年近鲐背,他仍手绘设计图纸。建筑学院的老师无意中把他画图的照片和手绘图发到朋友圈,没想到就冲上了热搜。
记者从天津大学了解到,那四张手绘图是天大新校区太雷广场的景观设计初样。其中一张带人像的雕塑是老先生仅用两个小时就画完的,可见功底深厚。
“学生对他是又怕又敬又喜欢”。因为彭一刚在对学生严格的同时,会亲手帮学生修改图纸, “我们这叫‘手头功夫’,彭先生的手绘功力被我们称作‘化腐朽为神奇’,图稍稍被他改上几笔,马上熠熠生辉,所以学生们都希望他能在自己的图上改上两笔。”宋昆回忆道。
耄耋之年仍带着弟子实地考察,白发苍苍依然坚持手绘设计。“不论他主持的设计项目还是指导学生做的设计,他都亲力亲为,画好每一张图,这也是他积累了那么多手绘作品的原因。”宋昆说。
在教学中极为严格的彭一刚,在生活中对学生如家人一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师生聚餐还不时兴下馆子,饭菜都是学生在先生家做,然后找教室一起吃。”回忆起和先生相处的时光,宋昆依然觉得非常温馨。
“那时候非常有意思,不管学术上有多么严谨,生活上他是非常有亲和力的老人。有的学生家在外地,家庭条件一般,逢年过节的时候,先生都会邀请学生们到他家吃饭。”宋昆回忆道。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高峰是彭一刚的博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后,他负责学校基本建设的工作,也因此和彭先生有很多交集。去年,彭一刚设计建设天大新校区的中国早期领导人张太雷雕像时,高峰随已经89岁高龄的老先生在天津和北京之间奔波四五次,就为了做出最完美的作品。
“老人细致到什么程度呢?就拿天津大学的创立者盛宣怀的雕塑来说。从官服到座椅,彭先生亲自跑到故宫,对于同级别的官员的衣服、帽子,清式家具,进行过详细的调研。”高峰感叹道,天津大学新、老校区的地标式建筑、雕塑均倾注了老人的心血,他在用自己的行动热爱着这所学校,也尽全力提携自己的学生,“彭先生对创作的严谨态度和为人处世的风格,也让我们受到熏陶和洗礼。”高峰说道。
长期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彭一刚先后培养博士、硕士60余名,为我国建筑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2006年他荣获中国建筑教育奖。他培养的研究生中,有两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四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愷、周恺、李兴钢和张鹏举。
在2007年获评的全球十大华人青年建筑师中,天津大学独占五席。2008年奥运会,天津大学校友在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会师”,崔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奥运项目总指挥)、李兴钢(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设计主持人)、赵小钧(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等十余位领军人物均为天津大学毕业生。
每年五六月份,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交设计大作业、评图的忙碌季,教室外的墙壁上挂满了学生设计图,走廊里长凳、长桌也被征用做展台,设计模型一字排开。这时,学生们总能看到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在图纸和模型前驻足、思考、品评。如今,这一画面将永远定格在师生们的记忆中。
12日,天津大学第十四届“国际文化节”开幕。文化节为期两天,以“五洲桃李汇北洋...
卓越工程师被列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之一。为培养更多后备人才,日前,教育部召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