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卧室进化史,也是中国人起居方式的进化史、床具发展进化史,作为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主人的休息睡觉空间,卧室虽然隐秘,但是在古代建筑里的位置、使用人的身份往往固定,由“室”“房”而来的各类词语,目前仍然在使用;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床作为睡觉的专门用具,其功能越来越明确,而善用帷幔、屏风的独特习惯,也塑造了传统床榻床边都有围板的形态。
谈及古人休息、睡觉的卧室,首先提一下卧室在古代建筑中的位置。在当代汉语中,“卧室”、“卧房”含义没有区别,然而在古代,“室”、“房”这些字眼意义大不相同。中国古代建筑一般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双向延展。一般而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再由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庭院。如今,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传统四合院、江南天井院落,基本都沿用这种原则而建。古语中的“室”、“房”指专门休息、睡觉的空间。不同称谓的空间,由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居住,是古代严格宗族礼仪的表象之一。
从周代开始,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布局已经形成,住宅的主体建筑通常由“堂”、“室”、“房”组成。“堂”相当于现在的客厅,是供主人接待宾客、举行礼仪的场所;“室”即寝室,一般在“堂”后面,要入室必先到堂,所以有“登堂入室”的说法。“房”则位于室的东西两侧。《说文解字》解释:“房,室在旁也。”段玉裁注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谓之东房、西房也。”
“室”、“房”都是供人休息的空间,但“室”一般是家中尊者的起居所,而身份较低的人只能住到“房”。因此,古代正妻有“正室”的称谓,而媵、妾只能称之为“偏房”。在实际的建筑中,又衍生出耳房、厢房等空间,实际上都是供人休息睡觉的场所。
由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详细记载了建筑各功能空间分布情况:“四合院……自前院经纵轴线上的二门,进入面积较大的后院,院北的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是晚辈的住处,周围用走廊联系,成为全宅的核心部分。另在正房的左右,附以耳房与小跨院,置厨房、杂屋和厕所;或在正房后面,再建后罩房一排……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住宅,沿着纵轴线布置,但方向不限于正南正北,中大型住宅在中央纵轴线上建门厅、轿厅、大厅及住房,再在左右纵轴线上布置客厅、书房、次要住房和厨房、杂物等。后部住房常为二层建筑,楼上婉转相通。”
可以看出,在古代建筑中,主人居住的卧室空间常常隐藏在厅堂的后面,而且后院里经常有影壁遮拦,即使是位于横轴线上的正房,其门窗内侧都用白纸裱糊,一般无法直接看到。在流畅相通的各个空间中,卧室可谓动中取静,位置显示了居住人的身份地位,也保证了使用者的私密性。
作为卧室中的基本用具——床榻,其形态、用材、陈设位置的变化,也反映出中国人起居方式的变化。
在春秋战国时期,床作为睡觉的用具已经出现。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床,是在信阳长台关一座大型楚墓中发现的,上面绘制着精致的花纹、周围有栏杆、下有6个矮足,高仅19厘米。除了睡觉,春秋以来,床往往兼做其他家具。人们写字、读书、饮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几。与床一同出现的是“榻”,秦汉时期,一般人多席地而坐,或者坐在床上,而地位尊贵的人还可以使用专门的坐具“榻”。榻比床低矮而狭窄,可独坐、两人坐或多人坐。在秦汉时只用为坐具,至隋唐时逐渐可坐可卧。关于“榻”较早的记载可见于《三国志·蜀书·简雍传》:“(简雍)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刘备)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自纵适;诸葛亮已下则独擅一榻,项枕卧语,无所为屈。”可见,当时常见的坐具为席、榻。
自东汉起,床或榻常与屏风组合在一起,渐渐形成各种“屏榻”及屏风围合构成的“围屏式架子床”,如东晋画家顾恺之所绘的《女史箴图》中,就有具体的形制和式样。到隋唐时期,这类架子床更加普遍。从魏晋南北朝开始,西北少数民族大量移入中原地区,带来了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以床榻为中心的低矮型起居形式开始改变,供人睡觉床的高度增加了。《女史箴图》中所画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到了唐代,高型方桌、扶手椅、凳等高型家具的使用,使垂足而坐逐渐成为主要坐姿。于是,榻的坐具功能不断被削弱,开始兼具卧具的功能。现在,床榻成为休息的专门用具。
现代我们常见的古典床具就是明清两代的架子床或拔步床。据中国家协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濮安国研究,架子床主要分两种类型,除床身部分各有不同变化之外,主要表现在床体的上半部。一种是采用床柱、栏杆和床顶构成床;另一种是采用床柱、屏板和床顶构成屏架。床柱一般指安装在床身四角的直柱,由于不同功能和装饰的需要,也有在前后床挺上加设两或四根立柱的,故架子床一般可分为四柱式、六柱式和八柱式等。四柱式在三面安设床栏杆,但常有在前柱间架设挂落或月洞门之类装饰部件的;六柱式在门柱与前柱间再加置栏杆和床窗;八柱式前后门柱与角柱间都加设栏杆或床窗;围屏式架子床则在柱间安装屏板。
拔步床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大型床,造型奇特,外形庞大,结构复杂,整体看起来如同架子床置于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前沿离床沿约30厘米,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使得床前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类似一条回廊,回廊中间可放脚踏,两侧则放置梳妆台、小桌凳、便桶、灯盏等。这种床整体布局就像“房中房”,既起到保暖通风的效果,也能强化卧室的私密性。
从目前保留的一些宫廷画册上来看,卧室的床一般放在房间的静谧处,例如靠近墙体,很少布置在正对房门的方位,也几乎没有临窗布置的。在床边一般设置长案,案上设置镜子,陈列古玩、花瓶、如意等,案前也可置有两椅。衣橱一般也安排在静谧处。空置的地方可布置一些供赏玩的盆景、盆花等。除了睡床,一般卧室中还有梳妆和收纳区域,常见的家具有梳妆台、镜架、衣橱、衣架、箱柜、闷橱等。
除了床,储藏类的家具也是卧室中极为重要的用具。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考证,汉代的柜子是似矩形而带矮足的箱子,柜呈长方形,下有四足,柜顶中部有可以开启的柜盖,并装有暗锁,柜身以乳钉作装饰。自汉至隋唐,日常所用柜子大多采取这种式样。唐代有了较大的柜,能放置多件物品。到了宋代,还出现了集存贮和坐用两种功能于一身的坐柜。明代又创造顶竖柜、圆脚柜等其他品类的柜子。现代的衣柜形式大部分在明代就确立了基本形制。
在我国古代很长的历史时期,室内空间都以帷幔等作遮挡区分,卧室需要私密空间,也需要遮光挡风,帷幔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早在汉、唐时期,就有织物分隔、限定和装饰室内空间的做法。在《韩熙载夜宴图》的局部中,帷幔围屏床三面封闭,到了宋以后,基本为小木装饰所取代,但是在床上围帷幔的传统一直保留到了清末。
随着手工技术不断发展,帷幔的材质也不断变化,除了传统的遮挡作用,还是卧室中重要的装饰用品,其本身的材质、花纹、图案、色彩颇有讲究,通过帷幔的变化,卧室空间也呈现出不同的气氛。如在《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就有“只见小小一张填漆床上,悬着大红销金撒花帐子”的描述;到了清朝,历代皇帝大婚的宫殿坤宁宫,其床前有“百子图帐幔”,以此祈祝皇帝婚后多子多孙,后继有人。
屏风是用来挡风、遮障和装饰的家具,起源于西周,当时称为“邸”或“扆”。古代的房屋大都是土木建构的院落形式,室内空间并没有内墙划分,而且在高足家具出现之前,古人席地而卧,睡在地上,所以为了防止睡觉时受凉需要挡风。
在卧室空间,屏风经常与席、床榻结合使用,古时多将屏风置于床后或床两侧,以达到挡风的效果,逐渐演化出后来的罗汉床、中式床大都有三面围子,就是受屏风影响。
屏风多用于挡风、遮蔽和分隔空间,也有装饰作用。例如出现在晋代的多扇拼合而成的曲屏,屏风以纸为屏心,屏心以绘画为装饰。宋代屏风除挡风、遮障功能外,更多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载体,多设在主人会客之处。明清时期屏风从实用性向装饰性过渡,屏风已不再是简单的挡风屏蔽之物,而是演化为极具装饰功能的艺术品,更富于观赏性。
在古代的闺房中,屏风是常见之物。发展至今,在室内采用屏风或者花格、博古架对室内的空间进行分隔,既保证了室内通透之感,也在视觉上对室内空间进行划分,也常常用于中式风格的家居陈设中。
在崇尚礼节的封建社会,衣冠对贵族阶层而言极为重要的。相对于今日,衣架兼具收纳衣物的功能,古代的衣架主要是来搭载衣物,不让衣服出现折痕褶皱的。《礼记·曲礼上》曾有记载:“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这里,“椸枷”指的就是用来悬挂衣物的横架,其中横架是衣架的一种形式。“椸”又曰“桁”,“木椸”和“木桁”,指的就是横木杆的衣架。根据有史可考的资料来看,衣架产生于周代或者更早。战国、两汉时期衣架结构已经是“两柱、一横梁、一连牚”的形式,后世衣架基本保持着这一模式。到了明清时期,衣架的造型和装饰,也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高大,设有通体透雕装饰,在立柱上设有横杆,并在立柱和横杆的夹角处,有牙子装饰,横杆两端出头,雕有龙、凤等具有象征意义的雕饰。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卧室使用家具以及陈设方式已经逐渐减少,但是随着现代人对古典文化的重视,古人的一些生活理念甚至使用的家具,又重新回归到现代人生活中。
红博馆曾永杰表示:“当代古典家具,正试图找到一种与现代生活相契合的元素,寻求与当代人审美的共识以及灵魂上的共鸣,而最终达成文化与市场的共赢。传统的卧室用具在今日时代可以再觅得身影,婉约通透的架子床、富贵华丽的拔步床,往往是每年红木行业交流展会中最为吸引人的家具,也体现了企业的制作设计能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以前卧室常用的屏风、衣架也还在使用,随着时代发展其材质可能有所变化,但是塑造出的简约大气的中式氛围仍然与古代家居环境一脉相承。现代空间与古典文化的跨界搭配对打开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喜爱,开启新的推动方式。中国古典红木家具带来的生活方式已经化为精神骨髓融入到国人日常生活中,也成为国际交流中的一张名片,作为古典文化的经典被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