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书房“三希堂”复原版、林徽因书法线件文房瑰宝等你来赏!
发布时间:2024-08-15 18:02:58

  兰室,是对居家斋室的一种雅称。你是否好奇,古代文人的书香生活是怎样的?今天(7月26日)下午,“兰室撷珍——历代文房艺品特展”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开幕。展览精心遴选约50类、505件(套)书画及文玩等珍贵藏品,旨在让诗书世家的“书香”走进寻常百姓家。

  展览共分两个展厅,时间跨度自宋元明清至近代,书画、文玩等505件(套)展品构筑起一座微型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步入展厅,仿佛穿越至古代文人的书斋之中。除了存世量极少的唐书、宋画、元笔、明墨、明清嘉定竹刻,也有三国纯金官印“关中侯印”、清康熙耕织图套墨、重达43公斤“百年一见”的昌化大红袍鸡血巨石摆件等,直观地再现了古代文人书斋的精致生活和人文修养。

  沈周、文徵明、徐渭、董其昌、张瑞图等明清书画名家的精品力作,以及笔、墨、砚台、笔架、笔筒、水盂、印章、印材、印规等文房用品,花插、如意、炉具、家具等器具数百件。从展品的丰富度和稀缺性上都可谓“一期一会”,弥足珍贵。

  龙8long8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展品是首次走出库房,与公众面对面。其中,一幅由林徽因亲笔书写的诗词扇面,字迹工整娟秀,令人赏心悦目。

  “在众多字画展品中,与我们时代最为贴近的,就是这件林徽因的作品。关于林徽因的书法造诣众说纷纭,真迹难觅。这次能见到她在上世纪30年代以蝇头小楷精心抄录的十首古人诗词,实属难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名誉社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韩天衡介绍,这种小楷字体精细如蝇头,需要有深厚书法功底,一笔一划都透露出她的非凡才情。

  展览现场亮点纷呈,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1:1复原的清高宗乾隆皇帝书房“三希堂”。不到8平方米的空间内,书桌、小案错落有致,文房雅玩一应俱全,还陈列有“三希帖”之一的晋代书法名家王珣的《伯远帖》复制件。

  尤为巧妙的是,这一复原的“三希堂”恰好位于上海韩天衡美术馆01与02展厅之间,通过落地窗巧妙融入,与故宫原版的“三希堂”在面积上仅有一平方米之差。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韩回之介绍,相较于故宫内难以亲身踏入的“三希堂”,此处的复原版则让观众有机会入室参观,沉浸式感受“兰室”魅力。

  不仅如此,展览现场还复原了一处行宫厅堂场景,通过百宝嵌剔红六扇屏、龙纹雕填大漆宝座、纹雕填大香几、碧玺梅花紫檀盆景、乾隆年制掐丝珐琅甪端熏、凤型铜薰、羊角铜框漆木宫灯、彩绘铜炭盆等清代藏品的陈列,展现了宋代以来庙堂文化对文人艺术创作风格的深远影响。

  “市民不仅能够欣赏到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藏品,更能直观了解其实际使用方式和陈列位置,感受古代文人生活的细腻与精致。”韩回之介绍,通过精心挑选与布局,九件清代藏品被巧妙融合,共同构筑起一个微缩的皇家殿堂景象。不仅龙椅巍然居中,更有香炉轻烟袅袅,悠扬古乐环绕其间,这一组合诠释了中国文人追求的至高审美境界。

  此次展览是继2017年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举办《兰室长物》文房展的一次后续,不仅是文房瑰宝的展示,更是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

  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划者,韩天衡倾注了大量心血,从策划选题到展品选择都全力以赴,耗时半年有余。“实际上,每个家庭都应该拥有一个兰室。我们举办这次展览的初衷,是希望让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公众视野,融入日常生活,而非仅仅关注艺术品的经济价值。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珍贵的藏品领略先人的卓越智慧,并思考我们如何在他们的基础上传承创新,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文化底蕴。”韩天衡表示,得益于众多藏家的鼎力支持,此次展览分为上下两场进行。期间,馆方不仅将精心策划一系列活动,还计划在中秋节前更换一批展品,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

  展览将持续至11月18日,感兴趣的市民不妨前往上海韩天衡美术馆,感受那份穿越时空而来的书香古韵。

  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金炳华,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方世忠,上海市文化基金会理事长高韵斐,嘉定区政协主席杨莉,上海市文旅局二级巡视员张枝俏,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名誉社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韩天衡出席开幕式。


本文由:龙八_long8(中国)官方网站提供